JN江南·(官方)官网入口-江南 SPORTS

环境与化工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正文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4-09-02

       环境与化工学院是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背景下新组建的学院,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点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2023年正式招生。2024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环境/生态学、化学、工程学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入选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46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在校学生1019人。学院有广东省生物炭产业技术联盟、广东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体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生物化妆品产学研创新平台(共建)4个省级平台和佛山市水污染控制研究中心、水环境中持久性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创新平台、佛山市环境污染的催化氧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活性天然产物与功能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新型多孔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生态固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市级平台及王海龙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学院拥有国家环保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证书、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资格行业评定乙级证书和广东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证书。

       2015至2023年,我院教师主持了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45项省部级科研以及1000多项政府及企业委托技术开发项目,到账科研经费超5000万元,居学校前列。学院瞄准学科前沿和社会急需,立足“节能环保”领域,积极为地方服务,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形成了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水污染与固废资源化)、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区域生态修复与规划、精细化学品化学研究、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化学研究、地方文化与旅游开发规划研究6大特色方向与学术团队。学院共发表论文24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15多篇,2018年发表了全校首篇以JN江南官方为第一单位的ESI高被引论文。授权发明专利107件,成果转化150万元,重大成果转化并实现产业化项目5个,培育高新技术新产品11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5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

       学院有科研教学用房总面积达3900平方米,仪器设备资产超过2500万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建有瀚蓝环境学院、安安学院、盈辉产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产业学院、汇标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

       学院学生工作始终坚持思想引领、立德树人的工作方针,坚持成人成才、创业创新的学生文化。注重品牌建设,依托科技竞赛,引领创新创业,坚持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并重。近四年,学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获国家级立项58项,省级立项90项,在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国家级荣誉100项,省级荣誉255项,发表论文114篇,申请专利93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40项,在近四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团中央专项立项6项、省级奖项8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银奖2项,第十三届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银奖1项、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绿美广东”专项赛特等奖1项。在2024年中南地区高校化工原理大赛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南赛区选拔赛获二等奖。在第十五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赛三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赛三等奖1项,“正大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此外,近三年学院送学生到芬兰、德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交流学习。

       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领域本科毕业生,他们已成为行业优秀人才及中坚力量。

 

统计时间截止到2024年9月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