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至21日,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成功举行。我院王海龙教授及青年骨干教师代表6人参会,在大会上作了2场次报告。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健康环境、宜居地球”,会议围绕“双碳”目标,在水、土、气、固废相关的环境分析与治理、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健康风险、环境与健康、环境政策等多个领域设置94个分会场,邀请了国内外33位院士,40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以及30余位海外知名学者,参会人数超过万人,规模为历届之最。
我校特聘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王海龙教授担任“生物炭环境化学与绿色工程”分会场主持人,并在该会场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团队在“改性生物炭基材料钝化土壤中锑、砷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我院孙鸿燕博士在“环境微纳塑料的行为与效应”分会场作了题为“粒径和腐殖酸冠对水生环境中纳米塑料聚集动力学的综合影响”的口头报告。
王海龙教授受邀作大会分会场主旨报告
孙鸿燕老师在分会场作口头报告
参会教师现场合影
“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是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每两年一次的大会,是我国环境化学领域最具影响力、涉及领域最广、会议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此次参会不仅推动了我院教师与相关科研单位的学术交流合作,也为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拓展了资源。学院将持续关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鼓励教师“走出去,带回来”,力促学科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贡献。
撰稿:李晓飞,樊蔚博
审稿:陈忻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 JN江南官方 粤ICP备05008830号-1 粤公安网备 44060402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