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成果:智慧教育综合管理平台
技术创新:以“强平台、聚数据、精服务”的建设理念,采用“云—网—端”的技术架构及“平台+中心+系统+空间”四位一体的应用架构,将最新的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LLM)技术有机融入到教学管理过程中,提供七大板块的校园综合管理软件服务,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为教师减负。已服务学校超过5000家,覆盖全国26个省市。
智慧教育综合管理平台
应用场景
主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研究项目和广东宜教通科技有限公司产学研项目,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代表性成果:面向5G/B5G/U6G应用的高性能混合天线系统
技术创新:本技术成果从理论和应用层面探索、凝练和解决5G/B5G/U6G多频天线系统将面临的多个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核心技术问题并完成实验验证,建立了一套完善、高效的B5G/U6G多频共口径天线系统设计方法,同时积累一系列原创性技术成果推动B5G/U6G天线领域相关设计理论的发展,部分成果已在相关行业企业得到应用,并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5G/B5G/U6G技术及网络覆盖应用示意图
B5G/U6G基站场景下共口径混合天线系统架构
主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提升项目和广东省高校重点领域专项。
代表性成果:高效率高功率波导腔体缝隙天线及阵列
技术创新:波导腔体器件广泛应用于远距离通信系统及雷达系统,但面临工作带宽不宽、阵列馈电结构复杂等问题;该成果研究出基于腔体谐振模式的馈电结构简化的阵列天线设计,并利用多个腔体谐振模式实现带宽的成倍提升。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在波导腔体结构上实现了紧耦合阵列天线,大幅度地增加了波导腔体阵列天线的带宽。
高效率高功率波导腔体缝隙天线
波导腔体缝隙天线实测场景
主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培育项目。
代表性成果:先进电子材料与集成电路领域前沿技术研究
技术创新:研究团队围绕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开展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新一代电子器件测试及应用等领域前沿技术研究。近五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等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等项目10余项,总经费超过800余万。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其中SCI二区以上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
先进电子材料及器件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研发
项目获奖证书
主要项目和奖励: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培育项目、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优秀科技成果。
代表性成果:超低功率微纳传感与存储技术
技术创新:提出一种全新的力学–化学耦合策略构筑柔性生物化学传感器,实现浓度低至10-19 M的单分子级别检测;构筑次纳米级超短沟道红外探测器;实现存储密度高达1011 cm-2的新一代微纳铁电存储器件的集成制造。
生物化学传感器
红外光电探测器
微纳铁电存储器
主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
代表性成果:量子电路的自动化设计
技术创新:研发了高效的量子电路自动设计技术,突破了量子电路性能评估算法在精度、计算复杂度和可扩展性方面系列关键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人工智能顶级会议1篇(CCF A),中科院二区以上论文9篇,总被引289,单篇论文最高被引152次。
主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在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
运算速度快6-17倍
主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在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