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支教、志愿服务团队伍建设,人文与教育学院于29、30日举办支教和山区计划分享经验交流分享会。会议邀请了学校团委梁颖怡老师介绍西部计划、山区计划的政策和具体内容,并由2022年广东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何艺珊、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刘瑶玲分享志愿服务经历,2022年赴西藏墨脱、贵州黔东南志愿者毕荣娟、潘桐、罗广妹分享援藏、援黔支教经历。
宣讲会上,梁颖怡对西部计划、山区计划简介、发展历程、招募条件、管理办法、服务地现状等做了详尽介绍,深刻剖析了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对新时代青年提升个人素质、砥砺奉献初心、勇担时代使命的积极意义。
何艺珊目前服务于四会市黄田镇文广旅体服务中心,她向同学们分享了她与她的团队是如何坚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谱写新时代的“青春故事”。她协助四会电视台记者对沙糖桔进行预热宣传,为砂糖橘拍出“最美宣传照”,助力甜蜜柑桔产业振兴;还推进黄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阵地建设,落实党的重大理论宣传宣讲等各项工作,化身“红小荔”志愿者传承红色基因。
“谁用人、谁管理、谁受益、谁负责”,这是刘瑶玲对西部计划最深刻的记忆。西部计划以“培养和使用并重”为原则,约束并激励着志愿者。刘瑶玲现服务于西藏林芝市米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承办文件、起草文书材料、自建房排查整治等工作。她形容这一年多来的志愿服务就像是小白进阶之路,虽遇到气候不适、语言不通、工作不适应等挫折,但是感恩身边朋友和同事的关心和包容,在工作业务和为人处事上毫无保留地传授。闲暇时间,瑶玲也会深入藏民家中共同过藏历新年、黄牡丹节等特色民俗节日感受当地百姓的热情淳朴;利用假期走走看看西藏的大好河山,惊叹于大自然对于雪域高原的无限馈赠。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西部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现代化,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她决心扎根西藏,继续服务基层,将个人理想情怀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结合起来,贡献自己的青春为西藏发展添一份力。
毕荣娟、潘桐、罗广妹从支教队概况、支教地情况、支教工作内容以及支教的收获与体会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地介绍,他们毫无保留地将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当地教师分享和交流,并指导他们具体实施。三位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当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赞扬和肯定。在支教期间他们参加授课比赛,获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台江县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县级评审中,同行的支教队队员8人全都获得名次。潘桐同学在最后分享时这样形容此次支教,“此程披星戴月,换得光辉岁月,为教育承载的价值,也为心中坚信的意义”。
自2020年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西藏林芝市墨脱县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每年选派大学生到墨脱县开展支教活动。2022年相继拓展贵州黔东南台江县、雷山县及新疆伽师县进行支教活动。三年来,人文与教育学院合计输送41名支教学生,16名毕业生参与到西部计划和山区计划当中。这些学生为当地经济发展、教育改革创新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
Copyright © 2018 人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