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朱珍教授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四口之家:夫妻二人、儿子儿媳,一直共同生活。朱珍,硕士,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三级教授(2003.3至2011.1任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2011.2至2016.5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16.6至2020.5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2020年6月初回归纯教学岗位);妻子王景艳,学士,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儿子朱文博,博士,2020.7挂职为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年轻副院长;儿媳李艾园,硕士,在学报编辑部担任编辑助理工作。
夫妻二人结婚三十多年来,生活中相互照顾、互相信任,工作中相互扶持、互相理解。儿子自结婚以来,婆媳关系融洽。秉承家风,儿子儿媳工作生活相互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忠于职守,践行守信奉献
朱珍作为大学教师,时刻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终身使命,在37年多的工作中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根据工作需要,所授课程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1996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指导工作。在各种科技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130多篇,50多篇被SCI、EI、CPCI检索收录。完成6部教材和专著的编审工作。参加国家”八五”重点推广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省级教研、科研项目12项;主持或参加市厅级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160多项。课题涉及到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获佛山市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物创新奖等奖项;获软件著作权11 件;授权专利 19件。
朱珍在担任中心主任、学院院长、执行院长期间,时刻不忘自身职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不与教职工争利益。即使是自己主持的项目,也会将荣誉和利益尽可能多地分享给项目组成员。而且,能在不同场合时刻提醒、督促普通老师关注自己的成长,为他们创造机会,提升他们进步、进取的信心。
2020年6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换届结束,朱珍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一职。为了使新任执行院长能尽快熟悉广东高校IT教育环境和人脉资源,2020年7月12日组织召开了人工智能发展前沿佛山研讨会。为疫情防控需要,在严格控制会议规模的同时,朱珍精心组织,在座位安排、会场消毒、防护配备等各方面做了充分准备,来自广东省高校IT学院院长、企事业单位领导、教授专家朋友近70人参加了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引进的齐浩亮自然语言处理团队成员主讲,包括执行院长齐浩亮教授、特聘教授韩中元博士、特聘教授孔蕾蕾博士。研讨会上,既进行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也向同行推介了新任执行院长,实现完美交接。
言传身教,培养子女成才
朱珍家庭重视子女教育,言传身教,时刻教导儿子在学好知识、练好本领的同时,培养自己谦逊待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001年,在面临整个家庭迁居去向时(当时工作在大庆石油学院,在黑龙江省安达市生活),首先征求儿子的意见,当时是初中生的儿子在了解各种情况后,在“移民国外”、“迁居南方”两个选项中果断选择了后者,愿意跟随父母到南方,以后自己有机会再去国外学习。儿子这种朴素的家国意识使父母倍感欣慰,在当时移民国外风气盛行之时是难能可贵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时刻注重培养儿子自立、自强意识,中小学时代都是自己徒步或乘公共汽车上下学,家里负责做好后勤保障。而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按年度将学费和生活费一次性全部交由儿子自己管理,逐步培养他量入为出、合理消费的理念,也使他较早就有了理财的潜意识。
2005年,在儿子面临高考报志愿时,父母根据儿子的学习成绩将可选的学校、专业、特点一一筛选,由儿子自主选择。在大学临近毕业,儿子思想动摇不想考研究生时,耐心说服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培养教育,2016年6月儿子终于如愿博士毕业,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而且,在读博期间,获得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基金。
2016年,儿子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作为博士A岗教师进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工作。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承担了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联合基金1项、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1项、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特色创新课题(自然科学类)1项、轨道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横向协作项目、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也都有了良好开端。另外,朱文博2017年被派往广东省教育厅学位办挂职,得到了厅内领导的一致好评与肯定。2019年初被派往教育部学位中心挂职一年。2020年6月被批准挂职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年轻副院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做出应有贡献。
儿媳李艾园也在家庭的熏陶下,自立自强,在工作期间坚持学习,考取华南理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并顺利毕业。学习期间担任班干部,获得老师一致肯定。在工作单位,按要求完成学报编辑部党政事务工作,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发挥专长,积极服务社会
多年来,朱珍一直在从事社会组织的领导工作,无偿做了大量科普宣传等公益活动。2002年8月至2018年5月一直担任佛山市计算机学会的法人代表兼理事长。
作为佛山市计算机学会的时任理事长,朱珍时刻以联系会员、服务会员为己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集聚各方优势和资源,组织或参与搭建了多个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大师生、学会会员,以及佛山市的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
不仅如此,朱珍还带领家庭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种学术活动和科普宣传、科技咨询等活动,为各种公益活动奉献力量。每年组织全国性或全市性的学术会议或科普讲座3至5场,既扩大了佛山在IT届的影响力,也提升了佛山广大IT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创新创业技能。尤其是由朱珍倡导发起的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论坛,2018年、2019年在佛山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对打造产学研融合发展、高效协同的教学和研究平台意义特别重大。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在此大势下,2018年6月,朱珍、朱文博等人基于自身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牵头发起成立了佛山市人工智能学会,朱珍担任法人代表兼会长,朱文博任副秘书长。
除此之外,目前朱珍还兼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一门式政务服务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广东省智能自助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一门式政务服务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佛山市电子政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专利联盟理事长、佛山市信息协会常务理事。被聘为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家库专家、佛山市应急管理专家、佛山市信息化决策委员会专家、佛山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工作专家等职。今后将继续为佛山市广大民众的IT科普、人工智能的社会认知提升、佛山市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做出贡献。
爱党爱国,热心公益事业
爱党爱国、奉公守法是朱珍四口之家一贯坚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强,主动履行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朱珍1985年入党,王景艳2014年入党,朱文博为预备党员,李艾园是入党积极分子,全体家庭成员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立德树人而努力奋斗。
在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进社区等活动,服老扶贫助困,和睦邻里,积极为贫困地区、灾区捐款,参加对口扶贫,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辛勤的耕耘,迎来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朱珍教授获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2019年朱珍教授家庭先后获得了佛山市“最美家庭”、佛山市“十大文明家庭”、广东百户“最美家庭”称号。
展望未来,朱珍教授家庭将继续秉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亲睦邻。家庭成员将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和家庭责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工会)
Copyright JN江南官方 2024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请联系我们xchb@fosu.edu.cn,感谢您的关注!